人文交流
联系我们
人文交流

人民艺术网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

作者: 来源:人民艺术网-人民日报 人民艺术杂志官方网站 时间:2021-3-5 21:06:37

编者按:弘扬延安鲁艺精神,创作艺术精品,打造红色文化经典,让社会大众以艺术的方式接受延安鲁艺延承至今的红色文化与审美教育,为东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一直用实际行动担当起这一使命。

 

微信图片_20210305111318_meitu_5.jpg

李象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陈琼:李院长,您好。我们知道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的院长一直致力于用艺术书写时代,服务社会大众。在此次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之际,您带来了一些什么样提案呢?

李象群:我的提案之一就是关于创建鲁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加速鲁美新校区的建设。“鲁艺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一项目的提出,在我看来有两个时代背景原因的加持。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时代进步的需求

在国家顶层设计框架要求和“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目标的指引下,2020年起,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扶持10个聚集效应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重点产业园区。努力建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艺术文化生活需要。

2.鲁艺的红色文化一脉相传

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建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艺术院校。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新中国成立以后,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陆续创作出北京农展馆大型组雕《人民公社万岁》,哈尔滨市《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等优秀作品。并于2006年为中共中央党校创作《旗帜》雕塑,成为当代中国现实主义雕塑的一杆大旗。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不断推进国际一流美院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

 

陈琼:作为鲁迅美术学院的院长,您对于此次提出的建设“鲁艺文创产业园”的提案,是否会提出一些整体建设的规划和构想?

李象群:在该提出该提案的前期,我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走访工作,并将整体规划构想归纳为两点:

1.打造东北地区最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创产业基地

鲁迅美术学院坐落于辽宁沈阳市的三好街,是集城市、商业、文化、科技于一体的中心街区,毗邻东北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建议利用此地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创意与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代替传统商业开发。逐步将老校区打造成肩比北京798艺术区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吸纳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入驻,建立功能丰富的文化区域。从根本上实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的结构闭环,使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化更有根基。

2.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鲁艺文创产业园规划布局中还包含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计划在老校区机关办公楼(已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建筑)后身的两个绿色广场上,放置汉白玉材质的雷锋、杨靖宇、杨根思、冼星海四位人物的雕塑,分别代表雷锋精神、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和鲁艺精神,将四位极具代表性的英雄形象以雕塑形式呈现并与环境融为一体,打造成兼具“美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陈琼:关于创建鲁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鲁美新校区,您认为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李象群:通过我的调研和走访,我认为建设鲁艺文创产业园有助于东北区域文化繁荣与产业发展。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如何助力辽宁的产业发展,同时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鲁美作为传统艺术院校的责任与担当。

鲁美沈阳老校区经历60多年的发展,见证了沈阳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已深深扎根于城市之中,成为东北地区的文化地标和红色品牌,与城市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建设鲁艺文创产业园,加速沈阳浑南校区建设不仅能用更优惠的产业政策、更贴心的产业服务为文化企业搭起产学研平台,更能将“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鲁艺精神弘扬壮大,让大众以艺术的方式接受延安鲁艺延承至今的红色文化与审美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文字编辑:陈琼吕嘉鑫




电话:010-66086636 地址:北京市人民大会堂西路西郊民巷56号 邮编:100031
主办单位:北京正德国际投资集团 协办单位:中巴经济走廊理事会、中投远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技术支持:飞马网络